-
39岁的王福强是阳谷县安乐镇的一位普通村民,从不抽烟的他,却从11岁起,就开始收集各类烟标。长大后,他北到哈尔滨、南到成都,
-
”,建国后更名为“蚌埠卷烟厂”。“春秋”香烟品牌,源于上世纪60年代。包装的底色用了绿色,画面使用了汉代壁画的艺术风格。我们知道,汉以前是没有纸的,图案多用青铜器来表现。烟标毕竟是平面艺术,所以汉画最能体现
-
;20支装,特制高级滤嘴香烟。该烟标上的“衮雪”二字,属隶体字,美观大方,潇洒自如,笔力遒劲,韵味十足,
-
陕西延安卷烟厂曾生产“千狮桥”过滤嘴香烟,烤烟型,焦油含量中。该产品在当时受到陕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该烟标的主色调为红色,非常喜庆、漂亮。烟标上的“千
-
),此次技改形成了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万箱的卷烟规模,一举扭转了夹缝中求生存的被动局面。“宏华”烟标由原“丽华”改名而来。大红色的底色上,主副版图案采用
-
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北恩施烟厂出品的“问月”烟标。
上世纪70年代,河南郸城雪茄烟厂出品的“嫦娥”烟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河南光山卷烟厂出品
-
因思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死后化身为孔雀河边的一棵罗布麻。此后,凡是在孔雀河边饮用了罗布麻茶的人都会健康长寿。我国多家卷烟工业企业曾以“罗布麻”为名出品过烟标。上世纪七十年代,国营徐州卷烟厂出品
-
避兵于此。东为茅山,傍即大嵎口。南左为藷山,右为狼山。东南为龙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东沂水卷烟厂出品了“凤凰山” 烟标,设计十分雅致。该烟标
-
,不知所终。为了纪念莫愁女,上世纪70至80年代,南京卷烟厂将莫愁女的形象用到了烟标上。细细观察此款烟标,其装潢十分简洁、大气、稳重。烟标整体配色为白色
-
中国湖北武汉卷烟厂曾生产满天星激光防伪香烟“黄鹤楼”牌卷烟,属烤烟型过滤嘴香烟,焦油量12mg,烟气烟碱量1.0mg。烟标上的“黄鹤楼”三字为篆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