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上),荷兰烟民似乎愿意为烟草支付很多钱……
-
科学界和世界主流认知,早就认识到了吸烟的严重危害,可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就是要吸烟,就是不戒烟呢?
-
9月11日,作为兰州市首批无烟健康创建示范街道,城关区广武门街道联合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了共建无烟健康示范街道工作推进会……
-
相信很多烟民都有这种感受,香烟的价格是越来越高了,香烟也变得越来越难买了。这就是目前减少大家吸烟量的办法。
-
第一次登陆澳洲时,笔者随身携带了 4 条香烟。为了避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笔者在海关处作出了申报,随后被开出一张 800 澳币的税单。笔者当时的第一反应便是,海关一定搞错了,四条烟的海关税怎么可能高达 800 澳币?
-
有些人开始从各种渠道搞到一些十元以下的烟,并加一到两元开始贩卖,十元以下香烟的受众人群也尽量去找低价烟,发现十元以下的烟出现在超市柜台上恨不得全部买回家,实在没有的话也只能买12元到15元价格的香烟了,“控烟”效果不是很明显。
-
7月10日,记者从深圳市控烟办获悉,今年上半年共收到“无烟深圳”随手拍控烟投诉信息1817起,较去年同期增长114%。今年6月投诉最高,有374起,占比20.6%,2月投诉最低,有173。其余月份投诉量均在300起左右。
-
科学戒烟的前提,是要通过测定尼古丁的依赖程度从而推算对烟草的成瘾程度。一般医生在询问每位吸烟者吸烟情况后,会给出个性化的戒烟建议,评估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后,帮助吸烟者戒烟。
-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不少电子烟号称“戒烟神器”、“健康无害”、“不含尼古丁”,以虚假不实宣传迎合年轻人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引导年轻人吸食电子烟。为此,南昌市市场监管局特发布以下消费提醒:电子烟中调味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对电子烟使用者的危害。含尼古丁的电子烟烟液中含有有害物质:低分子醛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对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有害物质,特别是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等。此外,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二手气溶胶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电子烟调味剂加热后可产生有害物质,电子烟烟雾等具有细胞毒性。电子烟并不能帮助戒烟。戒烟一直是电子烟宣传时的主要卖点,但目前电子烟能帮助戒烟的证据很有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在曾经发布的通告中提到,大部分电子烟的核心消费成分是经提纯的烟碱即尼古丁,而尼古丁正是传统香中的成瘾物质。南昌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电子烟经营者应依法履行法律
-
自高铁开通以来,因旅客吸烟触发烟雾报警而迫使列车减速或停车的事件屡见不鲜。总有人掩耳盗铃,为了个人的一时之快,铤而走险在高铁上抽烟,至他人的安危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