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上的迎客松枝干伸展,仿佛招手迎接游客,是黄山上的著名风景。上世纪80年代,安徽芜湖卷烟厂出品过“迎客松”烟标。该烟标主版图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内芜湖工艺铁画迎客松,蕴含“迎客之道,了然我胸”和“友谊之树常青”的理念;副版上印有“Yingkesong”拼音。迎客松作为中华民族迎客之道的形象,蜚声海内外,它是和平友谊的象征,代表着坚强勇敢、勇于突破极限的精神。
-
上世纪80年代,保定卷烟厂出品的“白洋淀”烟标,主版以简洁的颜色为背景,画面上描绘了宁静的湖面上,金色的船舶行驶在芦苇丛中,副版上的图案是白洋淀荷花节的印章。
-
上世纪80年代,四川巫山卷烟厂出品过“石宝寨”烟标。该烟标以蓝色为底,主、副版图标均为石宝寨塔楼,石宝寨塔楼倚玉印山修建,飞檐展翼,造型十分奇特,它像一座孤城拔地而起,四壁如削,超然卓立,又如上天飘落的一方玉玺,巍巍然落脚于长江之中,沐浴了千年的时光。
-
全家福历来是人们期盼的一种幸福生活状态。当几代人站在一起共同诠释出一张团圆和睦的全家福时,那种幸福感是多么富有感染力。湖北武汉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家福”烟标,底版以龙为图案,在火红的“全家福”标名旁边,凸显出一个表示生活幸福的草书“福”字,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企盼。
-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时节上山采茶唱的独特戏曲唱腔“怀腔”,其中“天仙配”是黄梅戏传统经典剧目。《天仙配》讲述的是我国的一个神话故事。秀才董永卖身傅家为奴,以所得银钱葬父,孝行感天。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最小的七仙女钟情于董永,只身下凡,与其结为夫妻。七仙女邀众姐相助,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一夜之间织成绵绢十匹,夫妻双双把家回。
-
翁亭坐落在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据记载,北宋庆历七年,欧阳修出任滁州太守,常与朋友在醉翁亭饮酒。一日酒醉之余,欧阳修奋笔疾书。“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天下名文《醉翁亭记》一挥而就。自此,醉翁亭享誉天下。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旷达情怀穿越千年历久弥新。
-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武汉卷烟厂出品了“武当山”烟标。烟标主版画面设计以水彩浓墨,“古今第一金殿”跃然武当绝顶,极为壮丽夺目。副版和主版图案相同。
-
长坂坡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县级市当阳市中心城区的长坂坡古遗址。 上世纪70年代,湖北当阳卷烟厂出品过“长坂坡”烟标。该烟标主版有赵子龙挺枪跃马的剪影图案。三国时期,赵云在这里单骑救主的故事流传至今。“长坂坡”烟标副版印有"长坂雄风"碑的图案。明代万历十年,当地人为纪念赵子龙的功业,在此树立"长坂雄风"碑,以供世人凭吊。其碑在清代乾隆年间重刻。1936年,当阳县兴建长坂坡公园。抗日战争时期,"长坂雄风"碑被日本侵略者掠去。抗日胜利后,当阳县于1947年重刻了"长坂雄风"碑,复其旧制。
-
上世纪70年代,湖南省烟草公司龙山卷烟厂出品了“天子山”烟标。烟标正版运用了逆光摄影艺术,在阳光的照射下,勾勒出山峰的造型。画面上夕阳斜照,把将军石、天子献花等景色一 一映现出来,副版和正版图案相同。
-
观音阁布局得体,构筑精巧,朱槛回廊,重檐飞楹,显示出典型的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在万里长江之中仅此一处,故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早在宋代时,长江鄂州段的龙蟠矶就建有庙宇,但因长江经常发洪水,把庙宇冲毁,而当地的百姓总会在庙毁之后,不断进行重建,直到元代,才正式把所建的庙,取名观音阁。据《武昌县志》记载:宋时龙蟠矶建寺,历代有兴废。元代再建龙蟠寺,又名观音阁。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毁,后知县许穑卿重建,有观澜亭、寅宾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