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关键词位置: 栏目: 时间: 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10308 篇
  • 依靠种植烟叶实现华丽转身

    他叫谢建帅,是山东潍坊安丘市凌河镇朱家埠村的一名90后烟农,他第一年就种植了160亩烟叶。种烟让他实现了华丽转身,从一名一年四处外跑的工程监理人员摇身变成了一名靠种植烟叶实现创业梦想的职业烟农。
  • 云南省华坪县:种烟老本行 富了山里人

    谷林学,傈僳族,今年33岁,家里五口人,夫妻俩加上两个年幼的女儿和年老的母亲。谷林学2008年初中毕业后就回家种烟,到现在已经有15年的种烟历史了,在村子里是个典型的年轻老烟农。十几年过去了,谷林学干的还是烤烟这个“老本行”。
  • 种地也要“赶时髦”

    我今年61岁,种了四十多年的地,种地收入是我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么多年来,供孩子读书、孩子买房和结婚的钱可以说都是从地里一点点“刨”出来的。
  • 相守相依,把日子过出幸福感

    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中观镇鲜光村十二盆组,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赵友良,今年51岁,双臂高位截肢;妻子简琴,今年44岁,双目失明。结婚20多年来,他们互敬互爱、相濡以沫,一个愿做对方的眼,一个乐做对方的手,用爱相互扶持,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 王法宪:烟叶生产的“以前”和“现在”

    我是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别家官庄村的一名烟农,以前,一提起种烟来,马上就会使人想到“累、脏、苦”,年轻人不愿意种,种烟的人越来越少;近年来,多亏了烟草行业的好政策,种烟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专业化服务、现代化生产”,烟农收入有了根本保障,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种烟已经成为一种体面职业,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多年来,不仅仅这一个“没想到”,变成了现实,而且,还有许多个“没想到”,照样变成了现实。
  • 李英敏:种植“黄金叶” 顶起半边天

    烟农中心户李英敏是年轻妇女和女强人的代表,她思想活跃、热心快肠、性格直爽、办事利落、乐于助人,是当地家庭妇女的典型代表,在烟农中有组织能力和带头作用。说起李英敏,坝塘村的烟农都为这位单亲妈妈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最美种烟女强人。
  • 返乡“新农人” 孙礼炳的创业路

    每到烤烟季,早上5时多,孙礼炳就在烟地里忙碌,一边领着工人趁凉快采收烟叶,一边指挥着搬运装车,看着一包包烟叶装满地头的拖拉机,他来不及擦汗,又骑车朝烤房的方向奔去。
  • 种烟父子兵 合力促振兴

    从山东潍坊安丘市区驱车沿221省道一路向西,经过大约40分钟的车程,便来到一个叫朱家埠的村庄。在村子的西南,有大片的烟叶拥着苍翠、闪着黄晕,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尽收眼底。
  • 王加祥:“他留”人家种烟“好手”

    今年41岁的王加祥,他留人(彝族支系),种烟已有15年的历史,开始10年每年种自家的10亩地,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近五年来又土地流转了村子里别家的6亩地,每年种植16亩,并负责两个大棚的烤烟育苗。是一个典型的“铁杆烟农”。
  • 返乡种烟为振兴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他是山东潍坊安丘市官庄镇麻阿村90后烟农王大华。今年32岁的王大华原本在外地的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有着8年工作阅历、相当专业水平的他去年毅然决然返乡种植烟叶,60亩的烟叶大田,便是他返乡创业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