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70年代,江苏淮阴卷烟厂出品了“洪泽湖”烟标。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现在是一处游览胜地。烟标正、副版图案一致,版面为一轮圆圆的红日照耀在整个湖面 ,让整个湖面发出夺目的光辉,湖面的养殖场面显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远处的小岛和静静的湖面勾画出一副优美的风景。
-
八公山是我国古代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又因所处"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重要位置,历史上战事频繁,遗存丰富,传说颇多,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更使八公山闻名遐迩。上世纪90年代,阜阳卷烟厂出品过“八公山”烟标。主、副版下方为“淝水之战”图案。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
此鼻烟壶造型独特,上部是蓝宝石冒顶,可以看出用此壶之人身份不一般;中部以白料玉身为底,雕刻着一只提篮,一尾红色鲤鱼跃出提篮吻向荷花,展示出了鱼跃之美和清廉之风常握手中;底部篮子前后各升起提梁般的挽手,有别于常见的单提梁篮筐。
-
张家口卷烟厂曾出品过“大境门”烟标,该烟标以厚重的土黄色为底色,主版图案为大境门。大境门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儿墙;门楣“大好河山”四个大字,更为大境门增添风韵。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历史上这一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
-
“花果山”为陕西咸阳卷烟厂1977年研制的乙级卷烟品牌,以咸阳市彬县名胜“花果山”命名。1979年,该厂开始生产乙级烤烟型70毫米“花果山”牌卷烟;1984年,生产84毫米过滤嘴“花果山”牌卷烟。
-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卷烟厂曾出品过“鸡峰山”和“鸡峰”烟标,两枚烟标图案均展现了“鸡峰山”自然人文景观。鸡峰山因具华山之险、峨眉之秀之特质可与“西来第一名山”的崆峒山相媲美。该山苍翠欲滴,松竹丛茂,峰峦叠秀。山上造型精美别致的寺庙建筑或依傍于险峰绝顶,或掩映在松竹之间,或跨谷越涧飞架于云海之上。远远望去,鸡峰山宛如悬在空中的“天空之城”,既险峻又神秘。
-
上世纪50年代,天津卷烟厂出品过“郁金香”烟标,以棕色为底色,给人以醇厚之感,两朵黄色的郁金香优美雅致,与背景颜色搭配起来十分和谐。此外,该厂还出品过一款以红色为背景的“郁金香”烟标。
-
大红花即朱槿,是一种属于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花大形美,花色鲜艳,四季常开,主供园林观赏用。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
-
唐代韩滉传世名作《五牛图》,画中五牛姿态各异、生动传神,整幅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生动,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精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都卷烟厂出品了“五牛”烟标,上面印有《五牛图》,将名画搬到了烟标上。
-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上世纪90年代,江西省赣南卷烟厂出品过“鄱阳湖”烟标。烟标主版上,“石钟山”耸立,船只扬帆在湖中行驶。石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之岸,鄱阳湖之滨,风景雄奇秀丽。它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县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烟标副版近处为船只和飞鸟,远景为“鞋山”。鞋山,又名鞋山岛,因其形似仙女遗落鄱阳湖中的鞋子而得名。鞋山高出湖面约70米,周长百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古时有"蓬莱仙岛"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