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合肥卷烟厂出品的“巢湖”烟标,生产年代不详。烟标主版上帆影点点,鱼儿欢跃,一片丰收的景象。副版是朝霞照着鱼船扬帆捕鱼的情景。
-
湖北襄樊卷烟厂曾出品过“襄阳”烟标。主副版采用通版的形式,展现了雄伟壮观的襄阳城,高高的城楼仿佛威武的卫兵俯瞰四周,城下的河流中帆影点点。著名”襄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襄樊地区的南宋守军被元军围困,外界增援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南宋一支由临时招募的民兵组成的只有数千人的水军,却成功突破元军封锁,将物资运入襄阳。这次史诗般的航行,成为中国历史上水战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云门山在山东省青州市城南2.5公里处,海拔421米,山顶有天然门洞,夏秋季节,常有云雾穿门而出,故名"云门"。
-
上世纪70年代,湖南常德卷烟厂出品的“洞庭”烟标,主版上是岳阳楼的雄姿及盛景,副版上,圆形的丰收图景上印有汉语拼音“Dong ting”。
-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潼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潼关之战是曹操与马超、韩遂等西凉军阀发生的战争。当时曹操在南方战线失利,所以决定向西方拓展。马超、韩遂等起兵抵抗,在潼关附近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潼关之战是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
-
郾城,隶属河南省漯河市,是龙山文化发祥地、文宗字祖许慎故里、岳飞"郾城大捷"古战场,当地有五千年前龙山文化中期的高台建筑郝家台、建于北宋的彼岸寺石刻经幢、清道光年间的八角琉璃井和镇河铁牛等。
-
上世纪80年代,山东德州卷烟厂出品过“画宝”烟标,一套3枚,采用通版的形式,把《渐江仿元四家山水图卷》呈现于烟标之上。
-
蚌埠卷烟厂原名“东海烟厂”,1958年由一家地方国营烟厂和一家公私合营烟厂合并而成。这款“玉猫”牌卷烟,1959年由东海烟厂创牌并投产,和“双猫”同标,当时又被称为“猫对猫”,按等级划分属于丙二级。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我们今天依旧能在这款烟标浅黄色的背景下,看到两只白色的小猫围坐在一起,静静地望向前方,充满生气与活力。
-
按中国民间传统,农历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看花灯。在我国烟草企业出品的烟标上,有许多花灯的图案。比如,上海卷烟厂曾出品过“红灯”烟标,北京卷烟厂曾出品过“宝莲灯”烟标。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世纪70年代,安徽砀山卷烟厂出品的“冬梅”烟标,主版和副版图案均是一株粉色的梅花不畏严寒尽情绽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冬梅的象征意义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梅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这种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